
土生土長的廣州女孩阿雪與母親春節期間一起遠赴英國度假,趁婦女節是休息日又雙雙到女士購票優惠的電影院看了一場《帕丁頓熊》,度過愉快的一天。阿雪是外語專業畢業,在一家外貿企業工作,今年已經33歲仍沒有男朋友。她說,反正又不要別人養,如果沒有合適的男性可以談婚論嫁,就當個女“光棍”也沒什么。
值“三八節”到來之際,廣州市針對未婚女性和已婚女性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,絕大部分女性經濟上并不依賴男方。
經濟獨立,正成為廣州年輕女性中主流的婚戀觀。
近7成女性不愿當少奶奶
在傳統觀念中,“男主外女主內”深深影響著許多家庭。然而,隨著時代的發展,這種思想在廣州年輕人當中日漸式微。調查結果顯示,對“男人以工作為主,女人以家庭為主”這一選頂,表示“非常同意”及“比較同意”的比例僅有15.3%,表示“不太同意”及“很不同意”的比例則高達68.7%。
家有不少海外關系的張珊大學畢業后,曾想找份工作干幾年就回家嫁人,像香港的姑姐一樣當少奶奶。但她慢慢發現,姑姐其實生活得并不愉快,花每一分錢都必須向丈夫要,夫妻倆不時會因此起矛盾。張珊醒悟了,自己受過高等教育,肯定受不了這樣,F在,已經在會計師事務所做了主管的張珊,一直被媽媽催著找男朋友,卻不著急。“我的收入挺不錯,先自己好好隨便花。將來即使找了對象,也要他花他的,我花我的。”她很得意自己的現狀。
調查顯示,愿意接受婚前財產公證的廣州女性比例達到53.7%。過半受訪者不贊成當“全職主婦”。
廣州市青年文化宮婚戀研究中心有關負責人表示,從近年來接觸的案例發現,比起做主婦、做少奶奶,廣州女性更愿意在外工作的趨勢越來越明顯。
放跑“金龜婿”不做寄生蟲
電視相親節目剛興起時,曾有一段時間經過大肆渲染,“拜金女”成為社會上給部分適婚女性貼上的標簽,認為要嫁就嫁入豪門,有錢花不工作就是幸福。經過時間的洗禮,以及價值觀的重塑,很多年輕女性回歸了理智。一位婚介中心工作人員稱,近兩年來,鮮見希望婚后由男方養、自己不愿工作的女方訴求。
某電視臺情感節目常駐嘉賓李先生分析,不戀豪門說明女性的獨立意識越來越強。愛好旅游等生活方式,使廣州女性對外交往多,見多識廣,對自立自強的追求比較強烈,不想因結婚降低自身生活品質。
自我能力價值的實現是另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。調查中,通過對比不同年齡段的女性發現,人們常說的嬌氣“90后”,恰恰是最不愿依附他人的群體。在某公司工會組織的“三八節”慶;顒由,記者問1992年出生的小瑩,有男朋友了嗎?她說,公司一高管喜歡她,但要求如果結婚就必須辭職回家。”我拒絕了,讀了那么多年書,可以學以致用,為什么要回家當寄生蟲?“同事們可惜小瑩放跑了“金龜婿”,但她不為所動。
廣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的調查顯示,“全職主婦”當還是不當,男性與女性的看法有較大差異。女性“不贊成”的比例過半,而男性卻以“贊成”者居多。
“三獨立”助女性提升幸福感
長期以來,傳統中國女性都有“干得好不如嫁得好”觀念,一切以丈夫為中心,只會看牢丈夫口袋中的錢。但隨著社會趨勢的轉變,女性在工作上,越來越多地與男性處于平等地位,在收入方面也逐漸與同等職位的男性不相上下,經濟獨立的甜頭令女性不愿因戀愛婚姻失去自我。“過去很多女性常在交出自己情感的同時,也不自覺地交出了自己的經濟自主權。一旦情海生變,落得一無所有。”在婦聯工作的王女士如是說。
事實上,豐富的社交娛樂方式、工作中獲得的成就感及薪酬,正成為提升女性幸福感的主要途徑。
廣州市政協委員謝小夏認為,女性要提升幸福感,首先要成為“情感獨立、人格獨立、經濟更獨立”的人! 鲇浾 李明